云南楚雄網訊(通訊員 李靜攝影報道)發展種植蜜桃1.1萬畝、花椒1.3萬畝、核桃1萬畝、青豌豆1.2萬畝,養殖黑山羊3.4萬只、仔豬1.6萬頭……從高寒冷涼區到山地冷涼區,再到金沙江干熱河谷區分布著各具特色的高原特色林果產業和養殖業,助力一大批貧困群眾脫貧。截至今年上半年,元謀縣姜驛鄉5000名貧困人口發展特色產業扶貧項目并受益增收。
48歲的阿灑姑村民小組村民杞明高正在自家種植的20畝芒果地里鋤草,為提高土地利用率,他還在芒果地里套種了綠豆和花生,他告訴筆者:“今年只有少數芒果樹掛果,賣了2萬多元。等種植的芒果樹全都掛果,收入就可觀了。”
41歲的阿拉益村民劉茂德咧開嘴笑著說:“現在鄉里統一規劃發展蜜桃種植,去年這里舉辦首屆蜜桃節后打響了名氣,桃子價格也從原來的每公斤2元升到了10元左右,還有人上門收購。今年我家的桃賣了3000多元,我打算再種20多畝蜜桃,以后的生活就再也不愁了。”
脫貧攻堅是當前的“頭等大事”,產業扶貧是大事中的“要事”。近年來,該鄉通過創新產業扶貧措施,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因地制宜選產業,完善設施打基礎,加大特色產業精準扶貧力度,實現了扶貧方式由“輸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轉變。放眼廣袤的姜驛大地,產業之花遍地開、脫貧致富結碩果。在界牌箐、畫匠、新房、石板河村的蜜桃種植片區,村民們的蜜桃已喜獲豐收;在白銅廠、大地等村,成片的核桃樹郁郁蔥蔥,一部分已經掛果;半箐金河、新海村種植的花椒,阿拉益、貢茶村種植的紅梨,阿灑姑村種植的芒果長勢喜人,姜驛、水平石、畫匠、貢茶山地冷涼區和太平、白果金沙江干熱河谷區的肉牛、黑山羊養殖也已初見成效。脫貧,夢想正一步步變為現實;小康,奮進的步伐鏗鏘有力。在攻城拔寨的聲聲戰鼓中,姜驛正大力推進產業扶貧,揮毫潑墨繪就“一個都不能少”的脫貧畫卷。
Copyright 2014-2015 ?云南楚雄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楚雄州委 楚雄州人民政府主辦 楚雄日報社承辦
滇ICP備:08101759號-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3120180017